阅读-人口原理-食色性也

《人口原理》马尔萨斯

读后感

本书的著名观点,只有增加人口的死亡率才能抑制人口的增长。依托于两条公理:食、色性也。

  1. 人口为什么会增长?

    性欲将会导致人口的指数级级增长,大于所需食物倍数级的增长;当人口的增长超过生产总量可以供给的最大值时,人口增长将受到抑制。(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

  2. 人口的增长有两种抑制,一是限制出生率(早婚),而是死亡率(营养不足);

    在中国,更直接的抑制方法,计划生育。对婚姻的限制的不良后果是,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卖淫现象。

  3. 理性的快乐若是过度,同样有损于精神。

  4. 理性快乐大于感官快乐,对于没有经历理性快乐的人们来说,人们也许会信赖,但不会信服。

  5. 增加最低保障金的补助,有助于提高底层生活水平嘛?

    即便给穷人更多的补助金额,也不会导致社会的产量变多,就不会导致他们真正的生活水平提高。

  6. 恶的存在,是为了刺激人向善。

  7. 私有制会刺激人们生产。

  8. 选择非必需品还是粮食?

    如果让20万人生产非必需品,可以满足少数富人的虚荣心,而如果让20万人生产粮食,仅仅能够生产他们消费粮食的一半。 作者认为,这20万人与其生产非必需品,不如生产更多食物。 我不这么认为。出现20万人只能生产出他们10万人消费的粮食的原因在于,边际效用递减。 此时再生产10万人消费的粮食其意义不大,不如用来生产非必需品,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都是效用更高的。(本书作者对粮食的社会总生产量极其看重, 这是和当时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当时是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资本主义矛盾初现,但工业革命兴起,底层人口大量增多)

  9. 提高产量能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嘛?

    书中提到,农业总产出增多时,不可避免地会使农业产品价格下降,农民不能从增加产量中收获收入的增长。

    (之前也看到书上说农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倘若不能高于经济的增长,那么对农民来说,收入并没有增长。)

    农业效率的提高,理论上会导致农业从业者的劳动力过剩,劳动力将转移到其他行业,或者失业。

    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理论上可以提高农业的产量和效率,对农民的总收入不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或许可以减少农业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业从业的舒适度等。

    另一方面,农民穷是因为产量不够吗?是因为价格不够高嘛?

    都不是,是因为人性。人性决定了如果不发展工业重工业高新产业,国家难以在世界之林立足,没有话语权。中国不得不优先发展工业。而愈是优先发展工业,愈是工业掌握话语权,农业丧失话语权是自然的,农民穷是自然的。

  10. 《人口原理》的现实意义

    虽然那个时代的人没有想到后面粮食产量由于技术的发展实现的指数级增长,但这种原理确是现在仍旧可以学习的。

    用书中的原理来解释当今中国人口之所以出现增长停滞,人们选择晚婚,大多是由于对将来的预期,抑制了人口增长。结婚,生孩子,将会导致自己如今的生活变得更差,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得到很好的供养,因此选择了晚婚,少要孩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