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1-八次危机

摘要

总的来说中国从1949~2009这60年来发生过八次危机,前三次导致了三次上山下乡运动,城市危机在农村“软着陆”,后几次危机没有完全由乡村承担,但总的来说,中国度过这些危机的经验是:国家体制实现的举国力量。

内容

第一次危机:1958-1960年

原因:苏联援华投资中断 导致的 失业

化解:1961年第一次上山下乡,农村吸纳城市劳动力

其他:用劳动力代替资本要素,实现了工业化的不中断(比如大跃进)

第二次危机:1968-1970年

原因:60年代初中印冲突、台湾反攻、美国威胁、苏联威胁,核武器、三线建设 导致的 赤字

化解:1968年第二次上山下乡

其他:要考虑历史因素,不能单纯从经济学考虑

第三次危机:1974-1976年

原因:大规模的外债导致的经济危机

化解:1974年第三次上山下乡

其他:七十年代的引进西方技术资本,与五十年代不同,五十年代是老大哥,七十年代纯粹是交易

第四次危机:1979-1980年

原因:投资过度积累的财政赤字;休养生息的福利政策;

化解:全面推行农村改革;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从而调动农民积极性

第五次危机:1988-1990年

原因:投入-产出-积压-拖欠-再投入-再产出-再积压-再拖欠 三角债:生产部门、施工企业、银行

化解:要求乡镇企业两头在外,原材料和市场;减少对地方政府和公共服务的投入;

其他:国民经济此前主要靠内需,之后对外需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1992年取消粮票,导致民工潮;

八九风波

第六次危机:1993-1994年

原因:加快货币化和开放资本市场,导致财政金融外汇同时赤字

化解:外汇改革,人民币贬值(外汇);信用扩张,增发国债和货币(金融);分税制改革(财政);

其他:国企改革,下岗潮。社会服务(教育、医疗)成本和治理成本转嫁农村,社会矛盾激发。

第七次危机:1997年

原因:东亚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下降

化解:“政府进入”,增发国债,加大内部建设投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

第八次危机:2008年

原因:国内劳动力、产能、资本三大过剩;国外美国次贷危机

化解:国内支农投资(新农村建设等)

其他:农村内需

观点精华

  1. 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作用
  2. 农民不再有预期收益的危害
  3. 城市代表在政府的影响力远大于乡村代表
  4. 既然60-70年代辛苦延续的是50年代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结构,那么随之得到维护和加强的,是不是也是适应原来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5. 精英俘获——发展中国家的扶贫项目,被地方精英用来获利。
  6. 扈从关系——保护者被保护者,以权谋私。
  7. 二八开、四六开——百分之二十的白人,百分之二十的中国人,世界的资源。
  8. 社会矛盾取代经济增长成为主要矛盾(2010年提出)
  9. 中国追求工业文明的70年来的发展成本巨大,如何填补。
  10. 空间平移集中贫困——贫民窟

思考还是等下集再写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