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在我刚开始阅读的时候,驻村书记马老师问了我几个问题。
什么是“小农经济”? 十亩还是二三十亩四五十亩?
(十亩不到些,有望达到二三十亩。)
“小农经济”是中国农业的出路吗? “半工半耕”是小农经济的出路吗?
(算是,但是要做好全国性的物流交易等系统,让农民更受益)
这本书是否过于学术? 这本书提出了些问题,是否提出了可行措施?
(是的,但也有些价值)(很少)
……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小农经济”?
本书认为的小农经济,是指劳均十亩地,以家庭为生产消费单位的经济体。
- 10亩地而不是1000亩。这就导致中国与欧美农业不同,难以产生规模效益。
- 地力而不是人力限制。农业机械的使用,节约了劳动力,但不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也就是不能提高地力,化肥,种子,与地力相关。
- 生产与消费单位合一。与企业不同,家庭生产除了考虑生产还要考虑消费。当企业效益不高时,会停止生产;家庭则不会——能多挣一些是一些。农村里有一些老人家,在家帮忙做加工,五元一斤的加工费,每天最多十几块钱,为什么还要做?不做没有其他收入,做了总有一些收入。
第二个问题-“小农经济”是中国农业的出路吗?
在中国,小农经济至今仍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农业的生产主体。06年左右的调研表明,中国农业的投资主体是家庭通过打工换来的资本。也就是说一半打工,一半务农。
“新农业”是指经济作物、畜牧、养殖等劳动或技术、资本密集的农业,传统农业是指生产大田作物粮食作物的农业。中国农业产值的变化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即中国传统的对粮食、肉、菜的比例从8:1:1转向4:3:3.
农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生产、二是交易。
小农经济的生产效率高于公司,高于合作社。因为小农的积极性很高。
有人有疑问,这种人均十亩的小农经济,能有许多剩余吗?我想还是有的,但交易成本会高一些。书上所言理想的小农经济是人均三十亩上下,这已经会产生许多剩余了,足够用来交易。
现有的交易模式会导致流通链条过长,交易成本过高,种种原因导致“粮食贵而粮农亏”。
本书鼓励国家建立如同日本的农协类似的组织,让农民成为农业发展的受益者。
本书是否过于学术?
马老师说这种书是不是适合更高层的决策者看,而不是我们看。我想,或许是,但我们在最基层,也需要了解宏观的趋势,从中获取灵感,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大方向乃至具体方法。(搜了下本书很多内容是论文)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本书确实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问题上,而且许多数据比较早,所以价值没有那么大。